中陶会教师研究与发展专委会

山东产教融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首页1    综合新闻    山东产教融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转载: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日前,数千万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庭迎来了福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名为“九期一”的甘露特钠胶囊上市注册申请,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这一药物于1997年由中国海洋大学立项研发,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获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也是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填补了17年来抗阿尔茨海默病领域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九期一”的研发与上市,只是山东推动高校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促进产教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明确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同步规划,联合推动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并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布局规划,推进产教融合与产业集聚发展,与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相适应,促进科技成果及时向产业转移转化。山东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深挖市场需求,瞄准技术痛点,搭建产教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及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咱也有国家示范区啦!”今年,平度市东阁街道的众多农户心里格外高兴,因为青岛农业大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梨体系马春晖团队,在东阁街道梨示范园设立智能化果园实时监测系统,开展了精准化和数字化果园建设。该团队先后在平度开发区建立了1000亩梨棚架式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在东阁街道五亩兰村与青岛天鲜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连体式栽培新模式试验示范园300亩,在李园街道四家村建立了1800亩以梨、桃和葡萄为主的现代果业示范基地,并开展了营养大袋育苗和肥水调控技术试验示范,提高梨树育苗质量和移栽技术。通过连续多年的工作,新技术的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已成为当地果业产业升级新的“引擎”。

同时,山东积极搭建产教供需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移转化。在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印象初的指导下,金奖项目“小虫生财”把小小的黄粉虫变成了价值千金的“宝贝”。“小虫生财”团队针对黄粉虫存活率低的痛点,在技术上进行了三大创新,培育新品种、配置最佳养殖方式、提升深加工技术,在虫源类型、养殖条件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升级。该团队与临沂新莒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厂,及时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吸纳了300余名贫困户就业,为企业增收600余万元。

山东还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方向,着力破解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与“十强”产业骨干企业深度合作,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整合互补性资源,共建产教园区、科教创新区、研发基地、成果转化中心,打造一批创新综合体,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抢抓机遇,创新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创新导向、结果导向和绩效导向,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该校教授毕玉遂科研团队就是这项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毕教授团队研发的绿色环保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不仅攻克了一项世界性难题,还获得了企业5.2亿元的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创造了全国单笔科研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该校科技处副处长葛文庆说。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一系列人才和科研激励机制,山东理工大学近年来科研成果频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标志性成果,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科研“牛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只有这样的‘牛人’多了,大学才能真正办好。”该校党委书记吕传毅说。

青岛科技大学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链的“青科大模式”也广受赞誉。该校“不找校长找市场”,打破科研机制壁垒,每年定期召集优势学科科研精英组成科技“博士行”“教授团”等深入企业举行“成果发布会”,开展与企业科技对接走访。坚持“放水养鱼”,通过“项目孵化,推动转移”“技术入股,共同经营”等方式,成立学科性公司,以公司的发展带动学科的发展,鼓励教授们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据统计,山东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项,占全省获奖70.6%;获得省科技奖励136项,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中,高校获奖50项,占比82%,充分发挥了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创新研究的主力军作用。高校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促进产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

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焦玉栋

2019年12月25日 15:28